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陈维崧〔清代〕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冰冷的山峰有好几座,鹰在广阔平原乘风低掠过大地。秋日的万里晴空古今不变。醉酒之后敞开貂裘,大约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即使老了也应该意气飞扬,因为人世间还有无数的奸佞之徒!月黑沙黄的夜晚,我这时偏偏想起了你。

注释
醉落魄:词牌名。
堵:量词,座,这里指山。
风低:写鹰乘风低掠。
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秋空一碧:蓝天辽阔,万里无云。
无今古:古今一样的意思。无:不论,不分。
袒(tǎn):裸露。
略记:大约记得。
寻呼:指猎人呼鹰寻猎。
赌:较量输赢。
轩举:高扬,意气飞扬。
闲狐兔:比喻小人,奸佞之徒。
汝:你,这里指鹰。

参考资料:

1、邬国平,顾易生编著.古典诗词今译与评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

赏析

  此词上片描写深秋山峻风急天高地阔的景象和肃杀凌厉气势。下片开头两句突出描写打猎者武艺高强、豪气风发的英雄形象。最后三句,以狐兔比喻世间邪恶小人。此词咏鹰,却通篇不见一“鹰”字。词中没有细致地描绘鹰的形貌,却能使人感到它的凶猛凌厉。词题为咏鹰,实则咏人,以鹰喻人,抒发了不凡的才干和至老未衰的壮志豪情,也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统治与嫉恶如仇的感情和性格。

  词的上片咏物抒怀,即先以粗犷的笔墨刻画了苍鹰的高傲、威武的形象。接着由鹰及人,描写作者早年就憧憬并狂放地试着实践的雄劲健举的行为,词人通过一种画面的描写来表现他追求过的情景。既体物,又写情,咏写的是鹰,也是“我”,沟通的中介则是物“我”皆具有那一股一往无前的豪健之气。

  “寒山几堵”是背景,托出四堵之间的“中原路”从空间的开阔上显出了大体气势,衬托出搏击驰骋的宏伟的施展才干的舞台。“寒山”“秋风”“碧空”为雄鹰翱翔提供了一个广袤、辽远的天地。“寒”字写出秋山之肃杀。“几堵”,意为“几座”,突出山峦之高峻。“低”字写秋风之劲。“削碎”,是用夸张笔法突显风的猛烈。背景场面越广阔,翱翔的气概越宏大,氛围越浓烈,“风低削碎”是以影写形的手法,传神的把大鹰盘旋直下、呼啸而掠的威猛之势灵动写出。陈维崧青少年时期正是李自成义军转辗中原之时。“风低削碎中原路”之突出地点明中原路意图在清剿义军的理想境界有关。

  “秋空一碧无今古”从实的方面说天空确是今古都是一碧无际,从虚的角度言则是少年意气的志士眼中,那寥阔的人生背景从来都是属于自己的。“秋空一碧”的独韵单句,起着为前二句拉宽气势、扩大氛围的作用。“醉袒貂裘”的豪迈雄放又颇多清狂洒脱的神态,豪饮醉意浓重。“略记”一句是结上片,启承下片,由“鹰”化入人的镜头,即由物转为“我”。前面写鹰是渲染豪气,“醉袒貂裘”则是人的豪情,结合点是“豪”也即“猛气”。“略记寻呼处”朦朦其辞,融贯其意。寻呼的是鹰,更是寻呼“猛气”,这样就由物化为人,以便夹入议论式的抒情,使意与情趋入“理”化,也即达到深化的要求。这是增强抒情力度的需要。

  下片抒情言志,其过片一句“男儿身手和谁赌”,用议论句,转得很妙。顺上阕驱鹰逐兽的场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的牢骚不平,出语豪迈、悲愤,且精警犀利。空有一身武功绝艺,却只能在猎场上与人一赌高下,未免无聊。“和谁赌”暗藏了怀瑜握瑾而不见用的抑郁寡欢。“老来猛气还轩举”则表达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心。

  紧接的一句“人间多少闲狐兔”,交代了词人发愤图强的原因。“闲狐兔”其实是奸佞小、恶人的代称。因为人间尚有很多的恶人、小人,在侵凌着正义和善良,所以“我”寝食难安,立志要像雄鹰搏击狐兔一样,去惩奸除弊,还人间以公道。这就是词人渴望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

  下片末尾两个句子,用荒莽的景象收束全篇,于奔放之余作含蓄的曲折,呼应篇首的“寒山”二字。月黑沙黄,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是特别地想你,渴望能像你一样搏击于寥廓的天宇。着一“偏”字,可见出此人对鹰的喜爱。“此际偏思汝”有言外意,“思汝”,即“此际谁知我”,思的是鹰,思的是建功立业的才智之士,其实也是思作者自己,这种“思”换句话说也是作者的自我追求的表陈,寻求的思念的是被英主贤大臣的认识、赏识、承认,从而得以一展大才,有所建树。

  从作者人生经历来看,多年科举不第。增添了作者心头的悲凉情绪,而朝廷的腐败,更增添了词人心头的激愤。郁悒的情怀通过咏鹰来表现,倒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全词咏鹰,不落行迹,句句切题,构思细密,用典精妙,措辞激烈,是清词豪放派的代表作。

参考资料:

1、黄岳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下: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256-1257

创作背景

  据《迦陵词》清稿本,此词作于乙未、庚申即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公元1680年(十九年)之际。属陈维崧后期作品。又查出当时一位词人曹贞吉《珂雪词》其集中亦有这同调同题之篇,显然是陈、曹互相唱酬之篇。陈维崧与曹贞吉相识并相聚,时在康熙十七年“鸿博”之征,陈维崧于这年秋抵京,这又可证实此词作于康熙十八年左右。

参考资料:

1、黄岳洲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 下: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1256-1257
陈维崧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威后问齐使

佚名佚名 〔先秦〕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杨果杨果 〔元代〕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欢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赏析

【中吕】仙客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思

鱼尾钗,风头鞋,花边美人安在哉?烟冷宝炉香,尘昏玉镜台。燕子归来,月淡朱帘外。

括山道中

云冉冉,草纤纤,谁家隐居山半掩?水烟寒,溪路险。半幅青帘,五里桃花店。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贯云石 〔元代〕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赏析 注释 译文

虞美人·听雨

蒋捷蒋捷 〔宋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赏析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王质王质 〔唐代〕

缥缈青霄云一握,太清群玉光中。钧天声里拂香风。紫皇低接手,稳步上层空。
雀扇徐开鸾影转,日高舞动蛟龙。双瞻御座立昭容。回班趋复道,环佩响丁东。
赏析

满江红(渔舟)

王质王质 〔唐代〕

莽莽云平,都不辨、近山远水。尽徘徊、尚留波面,未归湾尾。浪猛深深鸥抱稳,波寒缩缩鱼沈底。恐狂风、颠雨岸多摧,舟难舣。
船篷重,拖不起。蓑衣湿,森如洗。想杖头未足,杯中无计。渔网吹翻无把捉,钓竿冻断成抛弃。到高歌、风静月明时,谁如你。
赏析

千秋岁(寿圆北山六十)

彭子翔彭子翔 〔宋代〕

重阳来未。谁领黄花意。斟玉醑,歌金缕。云山笼瑞彩,风月熔清气。北山顶,寿星一点光无际。
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堂堂去,千千岁。是非华表鹤,深浅蓬莱水。翁不管,年年先共黄花醉。
赏析

水调歌头(中秋)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 2023 综合古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