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清代〕
五人已矣何消说。有碣谁能没。凄清如我五人存。只是年年上冢渍啼痕。
温馨别有真娘墓。艳迹传千古。可堪名士诩风流。对著名山名妓总含羞。
陈去病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激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1933年,病逝于故乡同里镇。
惠子相梁
佚名 〔先秦〕
鹦鹉曲·赤壁怀古
冯子振 〔元代〕
【南吕】阅金经 春游
鲜于必仁 〔元代〕
【双调】落梅风_玉果山先上
张可久 〔元代〕
乌夜啼·离恨远萦杨柳
刘迎 〔金朝〕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孙惟信 〔宋代〕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纳兰性德 〔清代〕
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
辛弃疾 〔宋代〕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解语花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