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明代〕
畴昔读南史,实壮盱眙城。佛狸百万师,饮马长江滨。
两淮无立草,何况兖与青。玄漠弃军走,义恭议南奔。
盱眙弹丸地,气足吞虏人。臧质固勇悍,沈璞何英英。
封溲怒致敌,杀尸与城平。三旬锐尽退,中国威始伸。
夕阳登南岭,山腰垒星星。如环连复断,心疑城郭形。
鞭视询父老,果云古城根。人和固第一,地利亦非轻。
如此据高险,兵士有所凭。所以虏势众,仰攻势不能。
土山既难栖,冲车颓数升。不然虏百万,肉薄何难登。
忠如常山守,竟遭禄山烹。思政守长社,终于城溃奔。
人地两相济,负隅虎敢撄。我昔长淮来,县在山之阴。
惊讶卑散甚,今始豁心情。于兹知古人,形胜咫尺争。
奈何无远谋,自撤金陵屏。有险不肯踞,坐令寇纵横。
李寄
李寄(1628-1700),江阴人,字介立,号因庵,萍客,又号昆仑山樵,白眼狂生,三因居士。母周氏原为徐霞客妾,方孕而被正妻逐出,嫁江阴周庄定山李氏,生一子名李寄,因介于徐李两姓,又历明清两朝,故字介立。博学能文,著有《天香阁文集》七卷,《天香阁外集》一卷,《搔首一笑》等诗集二十四卷。
重登科
杜牧 〔唐代〕
叹常生
白居易 〔唐代〕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赠卢绩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
浣溪沙·雪里餐毡例姓苏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夜泛湘江)
王炎 〔宋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
西江月(次蔡仲明韵)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
石孝友 〔宋代〕
好事近(寿刘须溪)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