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奔亡道中五首 其二
李白 〔唐代〕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青门柳
白居易 〔唐代〕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清江引
马致远 〔元代〕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康有为 〔近现代〕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近现代〕
女冠子·昨夜夜半
韦庄 〔唐代〕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长相思·南高峰
袁正真 〔宋代〕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蒋春霖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