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为酸斋解嘲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冯延巳 〔五代〕
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孙光宪 〔五代〕
河传·秋雨
阎选 〔五代〕
减字木兰花·新月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欧阳修 〔宋代〕
沁园春·孤鹤归飞
陆游 〔宋代〕
忆江南·多少恨
李煜 〔五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辛弃疾 〔宋代〕
击梧桐(别西湖社友)
李珏 〔宋代〕
贺新郎(题王守西湖书院)
刘镇 〔宋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踏莎行
赵温之 〔宋代〕
折红英
程垓 〔宋代〕
忆秦娥
好事近(驾德远·贺生辰)
赵长卿 〔宋代〕
似娘儿(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