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 〔唐代〕
【中吕】喜春来
元好问 〔金朝〕
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折,宜唱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柳倚东风望眼开,温柔樽俎小楼台。红袖绕,低唱喜春来。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双调】庆东原_青田九楼山
乔吉 〔元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好事近·湘舟有作
文廷式 〔近现代〕
翠岭一千寻,岭上彩云如幄。云影波光相射,荡楼台春绿。仙鬟撩鬓倚双扉,窈窕一枝玉。日暮九疑何处?认舜祠丛竹。
折桂令·赠罗真真
浣溪沙·风雨高楼悄
况周颐 〔清代〕
风雨高楼悄四围,残灯黏壁淡无辉,篆烟犹袅旧屏帏。己忍寒欺罗袖薄?断无春逐柳绵归。坐深愁极一沾衣。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纳兰性德 〔清代〕
于中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周邦彦 〔宋代〕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辛弃疾 〔宋代〕
玉楼春·戏赋云山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
卜算子
王炎 〔宋代〕
菩萨蛮(代赠)
毛滂 〔宋代〕
卜算子(梅)
张元干 〔宋代〕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孙道绚 〔宋代〕
一剪梅(秋雨感悲)
赵长卿 〔宋代〕
减字木兰花(冬日饮别赵德远)
转调二郎神(思归寄柳州)
张孝祥 〔宋代〕